元宵节闹社火的来历故事 1.元宵节闹社火的来历故事 相传,早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没有房子住,不是住在树林子里,就是挤在山洞里。那时候,大山里,平川上天天都有凶恶的野兽猛禽出来吃人。人们躲又没处躲,打又打不过,天天都有很多人被野兽吃了。特别是进入冬季逢年过节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山上没了小动物,地里没了庄稼,那些野兽就更凶啦,见着人就吃。 为了过上太平日子,人们就凑在一块儿出主意想办法慢慢地发现,那些凶狠的野兽也有强弱之分,也有内部争斗。为了争夺地盘,抢夺食物,常常互相残杀,今日你吃掉我,明天我吃掉你。只要狮子、老虎,豹子一吼,别的野兽就吓得四处乱跑;凤凰一叫,所有的鸟就像吓破胆似的,连翅膀也张不开了。 于是,人们就开始模仿狮子的吼声造了一个锣,模仿老虎的啸声造了一个镲,模仿豹子的叫声造了一个鼓,模仿凤凰的鸣声造了一个笛子。每当逢年过节,飞禽走兽蜂拥而来的时候,大家就拿出锣、镲、鼓、笛子来,吹吹打打,又蹦又跳,一直闹到天亮。飞禽走兽远远一听,认为自己又闯入了狮子、老虎、豹子和风凰的地盘,无不吓得狼狈逃窜。后来,一代代传下来,就成了一种习俗,这就是正月十五闹社火。 2.元宵节作文 家乡的元宵节就是所说的正月十五,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比清明节更隆重,比春节还要喧闹。 这天上午,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祭祀和“看灯”用的物品。 奶奶在家里用豆面做成粗蜡烛形状的“豆蜡”,里面插上烛心,准备晚上给各个房间“照亮”。男人们杀了鸡之后,就领着孩子到集市上买烟 花 爆 竹。这天,买、卖烟花的人比任何时候都要多。宽阔的大街上一流两行全是卖烟花的摊位,三里五村的男人挤得水泄不通。小孩子一手抓着大把小烟花棒,一手紧紧地攥着大人的衣襟,生怕走丢了。 傍晚,父亲就带着孩子们上坟点灯。祖坟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村里,不论是陈家还是董家的祖坟都清楚存在。来到茔地,将亲人坟头的杂草清理洁净,翻上一些新土,土里插些黄纸钱,亲人的坟子就焕然一新了。在墓碑前面点燃集上买的莲花状的红烛,纸钱烧起来,爆竹响起来。烛光摇曳,烟气弥漫,噼里啪啦声中,整个空间里充满着一种奇妙、忧伤的气息。在这气息里,人们洒酒敬天敬地敬祖,跪拜叩头,表达对天地的感念和对先辈的追思。 吃过水饺和元宵之后,天就黑了。女人张罗着到各个房间点上“豆蜡”,孩子们和爸爸却急不可耐地开始燃放烟花。每到此时,几个村子就会爆竹声连成一片,烟花把夜空装点得五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