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段长先进事迹材料 重庆西源凸轮轴有限公司工段长谢怀德一心痴迷技术创新技术 60 多项,是工友心中真正地用双手实现人生价值的能人。 只钻业务不当官 说起谢怀德,无论是公司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也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他谢劳模、谢二哥(谢怀德家中排行老二),虽然头上顶着光环,专业技术更是炉火纯青,但他的从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是老师傅口中的笨徒弟。 刚进厂时,由于技术不过关,谢怀德上手很慢,被安排到厂里最陈旧的一台机床工作,厂里两位师傅见到他笨手笨脚,讥笑他你能学技术,母猪会上树。生性内向的谢怀德在心底里宣誓:不超过你们决不罢休! 每天提前上班一个小时,下班晚两个小时,车间那轰隆隆的声音,是谢怀德苦练基本功的见证。就在轰隆声中谢怀德的技术突飞猛进。3 个月后,他用全厂最差的车床车出了全厂最高产量,超过了那两位师傅。 一年后,谢怀德练就了一手令全厂车工望尘莫及的车削管螺纹绝技。车一个只要 6 秒钟,全场哑然,同样的操作,一般车工需要 5~8 分钟。6 秒意味着速度提高了 60 倍! XX 年,谢怀德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公司领导几次要提拔他担任中层管理干部,但谢怀德谢绝了:我的追求不是当官,还是让我搞技术吧! 坚持创新不止步 成了技术能手的谢怀德,把更多精力放在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创新中。他深化钻研整个生产流程的工艺技术,车工、铣工、磨工等技术活儿他全能做,成为了多面手。 随着公司的进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产品工艺越来越复杂,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需要与其相适用的模具、夹具,谢怀德利用学到的各种机械知识和专业技术,对机床进行讨论、改进。 由于公司产能的扩张,设备更显紧张,产品报废率高的问题也凸显出来。谢怀德琢磨了整整两年,大胆提出要革新凸轮轴端面销孔的加工方法。 所有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对这个建议都不以为然,因为他的想法与传统设计思路完全不同,教科书上也没有这类设计。但谢怀德却不迷信书本理论。XX 年,他终于试制出一种新的夹具,不但减少一道工序,而且提高生产效率 5倍以上;废品率也从 15%~20%下降到目前的 0.5%,每年减少废品损失高达 180 万元。 XX 年,公司花 1200 多万元引进潮膜沙铸造生产线,日本模具报价过高,每套需 50 万元,购买五六套就得花费300 多万元。公司决定自主研发,成立了由技术处、铸造车间、工装工段参加的联合攻关组。谢怀德作为工段长,既指导加工,还亲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