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习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1.利用自习前 15 分钟,依据自学指导,仔细研读教材并做好勾画和旁注,初步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并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填在“我的疑问”一栏中。2.利用自习剩余时间,独立完成“预习案”中的“自主探究”题目和“探究案”、“训练案”中的相关题目。3.必须牢记的知识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预 习 案】一、教材助读:自学指导自主探究本框题的主要内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及其原因。重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难点:(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 (3)如何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1.阅读教材 P10—P12 第一自然段,标画【判断并改正】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4、判断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出以下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 是什么:2 两个方面的内容:(1)(2)(二)为什么1、 2、 (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2)心外无物——王守仁( )(3)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4)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 5 ) 眼 开 则 花 明 , 眼 闭 则 花 寂 — — 王 阳 明 ( )5、下列观点属于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⑴ 休谟认为“知觉是唯一的实在,知觉之外,一切不可知”。 ( )⑵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二、我的疑问:三、初步构建本框知识体系:(提示:一个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三方面原因)【课堂探究案】探究一: 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1、形神之辩这里的“形” “神”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