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 第 3 课《屈原列传》导学案 1 鲁人版必修3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中重点实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 2.默写背诵文段,翻译重点文言语句。【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人生追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的生命准则。屈原用他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人生格言。我们今 天就来学习《屈原列传》,从他的生活经历中去寻找他生命中的原动力。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属( )草稿 惨怛( ) 帝喾( ) 靡不毕见( ) 举类迩( )濯( )淖( ) 蝉蜕( ) 滋垢( ) 浊秽( ) 皦( )然泥( )而不滓( )者也 既绌( )商於( )屈匄( )既咎( ) 眷( )顾 相随属( ) 唐昧( )憔( )悴( ) 啜( )其醴( ) 物之汶汶( )者乎 罹( )难 枯槁( ) 温蠖( ) 汨( )罗 被( )发 渔父( )3、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以人物活动的时间为序进行记叙,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3)叙述屈原由( )至( )的坎坷经历,介绍并高度评价《 》。 第二部分(4---10)写屈原由( )到( )和楚国由( )到( )的过程。 第三部分(11---12)屈原( )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 )。【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 (3)糜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娴于辞令 (2) 争宠而心害其能 (3)屈平属草稿 (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5)平伐其功 (6)王怒而疏屈平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8)可谓穷矣 (9)其文约 (10)其词微 (11)明道德之广崇 (12)治乱之条贯探究: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三、屈原为什么作《离骚》?熟 读课文 ,通 晓大意 ,这 些都 难不 住你!1【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1、 翻译句子2、第 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一)词类活用 (1)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2)谗谄之蔽明也 (3)邪曲之害公也 (4) 蝉蜕于污秽 (5)方正之不容 (6) 明道德之广崇 (二) 文言句式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2)方正之不容也 (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 离骚者,犹离忧也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7)明道德之广崇 【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背诵第三自然段,完成学案(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