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一中 2014 年高中生物 1.1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案 人教版选修 3一、设计思想一个充满思维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新课 程的设计提出了四个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1、记不住,2、想不起来,3、不会用。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对解决这些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一种注重探究,强调应用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 1 基因工程中第一节的内容。本专题是在必修 2 第 6 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基础上的深入和提升,与必修 2 模块中学过的许多知识也都有联系。属于基础扩展内容。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三、教学方法DNA 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及其作用内容复杂、抽象。如果采用直白、平淡的方式讲解介绍,学生会感到抽象和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果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进 行自主探究,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 来,从而开启他们思想的闸门。因此本节课是以老师讲解、启发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突出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提出几个设想能否让植物也发出萤火虫般美丽的萤光?能否让猪体内生产出人血蛋白?能否让细菌产生出人的胰岛素、干扰素等珍贵的药物?创造一种令人心神向往的意境。然后指出把这样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的是 20 世纪 70年代兴起的高新科技——基因工程。那么基因工程这个凝聚着众多科学家心血的技术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揭开这一技术的神秘的面纱。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二)、步步设问,探究学习在这一环节中,我先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的材料,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两个写有碱基序列的纸条,指出:假若一个是含有某种药物蛋白基因的 DNA ,另一个是棉花的DNA。要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实现体外基因的重组然后导入受体细胞,需要准备一些什么样的工具呢?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到答案。实现这一操作过程至少需要三种工具:一是限制酶;二是 DNA 连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