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学高中语文《在酒楼上》学案 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选读》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2、解读吕纬甫这一人物形象。学习重难点: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吕纬甫这一人物形象。探讨主题。教学过程:一、鲁迅及其作品介绍 问学生都知道鲁迅的哪些作品。 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另有代表作中篇《阿 Q 正传》。一生创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近 20 本。另有文化论著等。《在酒楼上》作于 1924 年 2 月 16 日,后收于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二、字词梳理 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加点字的读音。 如嚼泥土 白皑皑 堂倌 呷酒 迂缓 踌躇 踟蹰 精悍骇怪 圹穴 敷衍 辜负 阔绰 寒暄 送殓 诳三、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1、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2、请学生复述故事。3、分组讨论,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文章分为四部分:(一)(1--7)回乡无聊去酒店。(二)(8--21)巧遇朋友吕纬甫。(三)(22--48)听纬甫叙说三件事。(四)(49)分手。四、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1、肖像描写(1)让学生找出文中肖像描写的语句(2)人物的外貌体现了吕纬甫的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明确肖像描写在第 11 段,并讨论问:此处运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过去与现在)问:如何认识“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中的“也”?同样的乱蓬蓬却有不同的原因。过去是无暇顾及小节,可看出积极进取、参与变革的青春活力、意气风发;现在则是模模糊糊、敷敷衍衍,可看出百无聊赖、人生失意的消极颓唐。问:反映了什么问题?人物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语言描写1(1)第 19 段的“圆圈理论”,并且怎样理解? 吕纬甫的这番自述在自嘲中含有一种清醒地认识,认识到自己变化的荒唐可笑,更认识到这种变化的不可避免。(2)第 26 段的以前的“宏图伟愿”,并且怎样理解? 这种对自我悲剧人生的清醒认识更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也使其身上的悲剧意味更加浓重,而知识分子内心软弱的一面也在不经意间自然表露出来。(3)第 40 段的教书生涯,并理解。 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安,浑浑噩噩,甚至为了糊口,违心教些充满封建毒素的东西。他由一个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