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休克抢救措施 出血性休克指创伤、手术或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导致失血,有效血循环量减少,使组灌流不足,细胞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功能损害。以下是我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出血性休克抢救措施 抢救纲要 (1)建立静脉通道。 (2)估量出血量。 (3)按 1:2:5 的比例迅速输入血和平衡盐水为主的晶体溶液。 (4)酌情给碳酸氢钠溶液。 (5)准确地判明微循环状态,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6)吸氧疗法。 (7)迅速查清出血原因,可实行手术或非手术措施。 3、急救措施 (1)输血或代血浆 500-1000 毫升。 (2)乳酸钠林格氏液 1000-20xx 毫升,静注。 (3)预防心肺功能衰竭给西地兰 0.2-0.4 毫克+25%GS20 毫升静脉缓注。 (4)休克时间过长者在血容量补足之后,应给多巴胺、苯苄胺等血管扩张剂。 (5)如无血源时,可用 0.9%NS20xx-3000 毫升+止血芳酸0.2-0.6 克。 (6)0.9%NS100 毫升+正肾上腺素 8 毫克,口服,每 6-8 小时 1 次。 (7)甲氢米呱,2 片,3 次/日,口服。 (8)吸氧或高压给氧。 休克的诊断 凡是在出血的存在,包括失水或严重创伤的前提。发现病人有精神兴奋,烦躁不安,出冷汗,心率加速,脉压缩小。休克的监测:通过对休克病人的监测,即可以进一步肯定诊断,又可以较好的推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1.精神状态:能够反映脑组织灌流的情况。病人神志清楚,反应良好,表示循环血量已够。神志漠然或烦躁、头昏、眼花或卧位改坐位时出现晕厥、常表示循环血量不足、休克依旧存在。 2.肢体温度、皮肤干燥: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部临时缺血呈苍白,松压后迅速转红润,表示休克好转。休克时,四肢皮肤常苍白、湿冷;轻压指甲或口唇颜色变苍白,松压后恢复红润缓慢。 3.血压:休克代偿期时,剧烈的血管收缩,可使血压保持或接近正常。故应定期测量血压和进行比较。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 是休克存在的证据,血压回升,脉压增大,表现休克好转。 4.脉率:脉搏细速常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有时血压仍低,但脉搏清楚,手足温暖,往往表示休克趋于好转。休克指数:0.5è无休克,超过 1.0—1.5è休克存在,在 2.0 以上表示休克严重。(脉率/收缩压 mmHg)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一、补充血容量 估量失血量并不容易,也难正确,而且往往估量偏低,一般可根据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来估量失血量。虽然在失血性休克中,丧失的主要是血液,但在补充血容量时,并不需要全 部补充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