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泉州安溪七中 http://www.DearEDU.com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探究性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得到特别的发展。结合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谈点体会。一、巧设问题,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在探究学习中,注意将学习的兴趣转化为研究和探索的主题,而探究学习离不开问题,教师或者学生能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以问题为出发点,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学生在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我设下这么一个问题:小明背对着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两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一张,放入中间一堆。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这时,小明准确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 问题一提出,学生觉得小明为什么能快速准确得到答案,便积极主动地思考,探讨解决方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极大的动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有利于激发疑问,有利于类比迁移,有利于纵横延伸,有利于联想发散。二、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探究性学习离不开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养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能从中获得一定的体验。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构建新知识。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只能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动手实践,在探究过程中展示聪明才智,展示个性的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学生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如在上面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以纸张当作纸牌,动手操作一下,很快得出答案;也有学生在第一步操作时假定左、中、右各三张牌,通过推理计算也得到答案;也有的学生通过交流,从字母可以表示数得到启发,假设第一步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