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课时 对数函数(二)【学习目标】1.了解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绝对值变换;2.能熟练地运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如定义域、值域和单调性)解题;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导学】1.函数 y=a 的图象与函数 y=logx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2.说出函数图象的变换有哪些?【课堂活动】一.建构数学:例 1 说明函数与函数的图象的关系.提示:通过列表画图说明.解答见教材 P68例 3.思考:函数与函数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例 2 画出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解答见教材 P69例 4.【解后反思】此题说明作函数的图像时需要考虑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反之,由函数图像可以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例 3 画出函数与的图像,指出这两个函数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解:图像略.这两个函数图象关于 x 轴对称.【推广】函数与的图象关于 x 轴对称.二.应用数学:例 1 已知,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思路分析]先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及定义域求的范围,然后将表示成二次函数的形式求最值.[解法]依题设有,所以,又,而.【解后反思】本题的常见错误是忽视函数的定义域.例 2 已知函数.求:(1)求的定义域;(2)判断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3)求使的的取值范围.[思路分析]根据对数的定义求定义域,利用奇偶性的定义判断的奇偶性,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求的的取值范围.解:由.(1)为奇函数.(2)当;当.【解后反思】(1)判断奇偶性时,首先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2)解形如的不等式时,注意;(3)含字母的问题应注意分类讨论.例 3 已知均为正数,且.求的取值范围.[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思维步骤是:(1)若要求的范围,联想到把已知方程变形为关于的二次方程;(2)利用方程有实根得判别式大于或等于零构造不等关系;(3)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确定的范围.解:由变形得,整理得.由于,,解之得.【解后反思】本题综合了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内容,要善于联想迁移,寻求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例 4 将函数的图像沿 x 轴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最后将 x 轴下方部分翻折到上方所得到函数图像的解析式 .三.理解数学:1.把函数 f(x)= log x 的图象分别沿 x 轴方向向左平移 2 个单位.沿 y 轴方向向下平移 1 个单位,得到 f(x)= .2.把函数 f(x)的图象分别沿 x 轴方向向左、沿 y 轴方向向下各平移 3 个单位,得到 y= log(x-2)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