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课时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 【课前导学】一、提出问题能否求解方程式 lnx + 2x – 6=0; 能否解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问题情境】一元二次方程可用判别式判定根的存在性,可用求根公式求方程的根.但对于一般的方程,虽然可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判定根的存在性,而没有公式求根如何求得方程的根呢?① 函数 f (x) = lnx + 2x – 6 在区间(2,3)内有零点.② 如果能够将零点所在的范围尽量缩小,那么在一定精确度的要求下,我们可以得到零点的近似值.③ 通过“取中点”的方法逐步缩小零点所在的范围.④ 取区间(2,3)的中点 2.5,用计算器算得 f (2.5)≈–0.084.因为 f (2.5)·f (3)<0,所 以 零 点 在 区 间 (2.5 , 3) 内 . 再 取 内 间 (2.5 , 3) 的 中 点 2.75 , 用 计 算 器 算 得 f (2.75)≈0.512.因为 f (2.5)·f (2.75)<0,所以零点在区间(2.5,2.75)内. ⑤ 由于(2,3) (2.5,3) (2.5,2.75),所以零点所在的范围确实越来越小了.⑥ 例如,当精确度为 0.01 时,由于|2.539 062 5 – 2.531 25| = 0.007 812 5<0.01,所以,我们可以将 x = 2.531 25 作为函数 f (x) = lnx + 2x – 6 零点的近似值,也即方程lnx + 2x – 6 = 0 根的近似值.【课堂活动】一、建构数学:1.对于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 f (a)·f (b)<0 的函数 y = f (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 f (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2.给定精确度,用二分法求函数 f (x)零点近似值的步聚如下:≠≠(1)确定区间[a,b],验证 f (a)·f (b)<0,给定精确度;(2)求区间(a,b)的中点 c;(3)计算 f (c);① 若 f (c) = 0,则 c 就是函数的零点;② 若 f (a)·f (c)<0,则令 b = c(此时零点 x0∈(a,c));③ 若 f (c)·f (b)<0,则令 a = c(此时零点 x0∈(c,b)).(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即若|a – b|<,则得到零点近似值 a(或 b);否则重复(2)~(4).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