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 人民版必修 1考点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内阁和军机处的历史基本知识,认识中国古代政 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重要表现。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分析和思考,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演进过程。通过问题探究、史料研习、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落日辉煌”的折射。深刻体会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恶劣影响及由此造成的中国社会落后,产生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强烈欲望。重点和难点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材料,并思考以下问题: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内阁制与丞相制有何不 同?(提示:可结合以往历朝丞相的权力来比较思考)2.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3.清朝的边疆政策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有何启示?4.君主专制的强化对我国社会有何影响?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关于丞相地位变化的材料,联系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学习。阅读材料: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请思考:(1)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列举从汉至宋,相权不断被削弱的史实。(此问题比较简单,可由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回答。以简疑诱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