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中历史 知识点梳理 专题三 2-3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学测要求】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 代表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认识新文化 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了解李大钊 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学习西方思想文化。1.运动的兴起(1)标志: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3)前期指导思想(口号):民主、科学(即“德先生”、“赛先生”)(4)活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蔡元培在北大实 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2.主要内容:A、前期:三提倡三反对(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民主指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又称“文学革命”)。(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第一个提倡白话文;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鲁迅的《狂人日记》,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相结合,成为新文学的典范。)B、后期(新发展):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3.意义①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最大贡献)。② 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 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4、局限性:它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面肯定西方文化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史实1、1918 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十月革命。(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2、1919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五四运动后,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同步练习】1、Science(科学)被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 步。下列图片与之直接有关的是:2、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是A.无政府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改良主义3、最早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马克思研究专号》 B.《庶民的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