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篇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篇_第1页
1/19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篇_第2页
2/19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篇_第3页
3/19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4 篇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 了解诗句的意思。 3 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 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育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 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 们的不断探究,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 芒,制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日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 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 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育。) (2)指 名读,师作适当的鼓舞评价。 (3)全 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 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 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沟通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举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 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