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个人心得体会精选 5篇 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1956 年,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上海迁往西安。64 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定位和目标,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制造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十九大召开后,交大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指示,更加坚定了“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 64 年的峥嵘岁月,西迁精神早已深深植入交大全体人员的血脉和灵魂之中。交大人在建设大西北的任务中体现出的爱国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仅是交大人的精神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民族之魂! 砥砺奋进续写西迁精神,撸起袖子再创交大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老一辈交大人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许。我作为一名工作和生活在祖国西部的交大学子,感到无比自豪。自西迁以来,我们交大培育的学子中,在甘肃工作和生活过的超过 5000 多名,分布在电力、能源、医疗、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且担任重要岗位,并在某些领域里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和 64 年前党中央的西迁号召,和一代代交大人的无私奉献是密不可分的。而 64 年后的今日,总书记的再次肯定,又将成为校友们扎根甘肃,持续贡献的巨大动力。以后的我们校友会要继续团结好每一位在甘肃的交大学子,互助互爱,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的西迁精神内涵代代传承。 作为交大学子,我们不仅要传承前辈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西迁精神,更要积极响应十九大的号召,为国家建设,为西北地区的经济进展,为祖国的人才培育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大树西迁”是一部促人奋进的不朽史。64 年前,浩浩荡荡的西迁大军,挪移的是校址,怀揣的是交大人的家国情怀,谱写的是奋斗华章。这株生长于东海之滨、黄浦江畔的大树,扎根于大西北黄土地,伴随着巍巍秦岭,悠悠渭水,深耕细作,从此枝繁叶茂。 那是一段无论何时提起都令人钦佩,充满激情,饱含勇气与力量的历史岁月。一代代交大西迁人身体力行诠释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奋斗。”16 字的真正内涵,诠释了“国家至上”的交大精神。这些历史的记忆是属于交大的,是属于交大西迁人的,也是属于大西北的。如今的交大人,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