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 2014 年秋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 3 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 1【考查重点】:(考点 3):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 、 、 2、流水作用:在 、 地区表现明显。(1)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在河流的 游,常见的流水侵蚀地貌有:瀑布、沟谷、 等。 如:我国 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长江虎跳峡、三峡;云贵高原的 地貌。(2)流水沉积作用:主要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常见的流水沉积(堆积)为主形成的地貌有河流中下游的冲积 和河口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以及河流流出山口时形成的 。3、风力作用:在 、 地区表现明显。(1)风力侵蚀作用: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 、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2)风力沉积作用:风速减小后导致风沙堆积,形成 、 等风积地貌。黄土高原的形成也是风力 作用所致,所以黄土高原又被称为是“风吹来的高原”。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测试真题地球的圈层结构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008——3,4(选择)2009——7(选择)2011——33(判断)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2009——32(判断)2010——42(综合)2011——1(选择)地表形态的变化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2、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2008——4 , 5 , 16 ( 选择)2009——7,8(选择)2010——1,6(选择)2010——42(综合)2011——2,6(选择)4、 冰川作用: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主要地貌有:冰斗、角峰、U 型谷。5、地形(地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山岳地区相对高度较大,地形崎岖,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 为主,然后才是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 和 地带,在其他地区密度较低;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2)高原地区聚落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 状;山区的聚落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也形成明显的条带状。[课堂小练]:一、选择题1.(2011 年苏州学业水平测试)褶皱的基本形态是 ( )A.高山和谷地 B.断层和裂谷 C.背斜和向斜 D.山岭和山谷2.造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作用是 ( )A.内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