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 立体几何课程是初等几何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在初中平面几何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以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计算以及它们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演绎法为研究方法.通过立体几何的教学,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平面图形延拓至空间图形,完成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化,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平面的概念和平面的性质是立体几何全部理论的基础.平面,是现实世界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形态的数学抽象,在立体几何中是只描述而不定义的原始概念,但平面是把三维空间图形转化为二维平面图形的主要媒介,在立体几何问题平面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平面”是空间图形的基本元素,很多空间图形的面都是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及其性质是初中平面几何的主要学习内容,因此,要建立起“空间问题平面化”的观点.2.虽然日常生活中的平面物体有一定的局限,但作为立体几何中的“平面”无大小之分,是无限延展的.3.平面可用图形表示,也可用符号表示,应理清与其它图形表示法的联系与区别.(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平面”概念的教学,初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如平面的无限延展性.2.由叙述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培养语言转换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通俗意义上的平面到数学意义上的平面的学习,了解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由点、直线、平面间内在的联系逐渐形成“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辩证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1)从客观存在的平面物体抽象出“平面”概念.(2)掌握点、直线、平面间的相互关系,并会用文字、图形、符号语言正确表示.(3)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12.教学难点(1)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2)集合概念的符号语言的正确使用.3.解决办法(1)借助实物操作,抽象出“平面”概念.(2)运用正迁移规律,将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类比于平面的无限延展性.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准备好纸板三块,纸盒一个,小竹签四根.纸板作为平面的模型,纸盒用于观察平面的位置,以便同画出的图形比较,小竹签用于表示直线.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能够从日常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中所说的“平面”.2.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3.正确地用图形和符号表示点、直线、平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整体感知“立体几何”作为一门学生刚开始学习的学科,其内容对学生来说基本上是完全陌生的,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