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报任安书》(第 3 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 5【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2.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为一炉的写法。3.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学习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学习难点】 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为一炉的写法。感受司马迁逆境中 发愤的高尚 人格和他的生死观。第三课时一、研读第六段,完成问题。1.解释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考之行事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通古今之变 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 偿前辱之责 2.翻译重点句子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3.本段作者说明忍辱写书的原委是什么?宗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本段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史记》的有关情况?这和上文有何联系?5.概括本段内容12.翻译重点句子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姑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3.哪些句子表述了作者受辱之后深不可灭的羞辱感?(找出原文中的句子)4.司马迁为什么要再次向任安表述深不可灭的羞辱感?第七段和第三段有何关系?5.概括本段内容二、全文回顾: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 活于世”?【学习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