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 教学目标1.简述 DNA 重组技术所需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DNA 重组技术所需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2.教学难点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三、 教学过程 1.借助学案,复习有关 DNA 分子结构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知识。为本节课所学内容作意铺垫。2.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索中学习新知识。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 DNA 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及其作用。如果我们采用直白、平淡的方式介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对该内容有种陌生感。应当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启他们思想的闸门。在教学中,我利用少部分学生接触过的蓝色妖姬视频导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就顺势问道,蓝色妖姬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复习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培育蓝色妖姬的理论知识。 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讨培育蓝色妖姬的具体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在学生进行这一活动中,学生自然会去考虑该用到什么类似的工具,于是我特意设计了这一问题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你想培育蓝色妖姬,手里得有什么样的金刚钻呢?你使用的这一工具,你希望它有什么功能呢? 于是得出基因工程需用到的基本工具。3.让抽象的思维有现实的依托,在实际动手中形成正确认识。这一环节我特意为学生准备了针、线、一长条硬纸板(代表有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以及环状的宽硬纸板(代表双链)和环状的窄硬纸板(代表单链)。硬纸板上面标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包括平末端和黏性末端两类。在分发给学生时有的小组拿的是一套匹配的,有的小组分发到的是不匹配的,(如基因剪下来是平末端,给的环状硬纸板确是黏性末端的;有的基因剪下来是黏性末端,给的环状硬纸板是平末端的;有的给的环状 DNA 是单链的,而基因却是双链的。)特意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设置障碍,而这些障碍都是服务于下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学到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解决问题的知识比教师硬讲给他听要生动许多。4.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三种工具的功能以及注意点,解决本节教学难点。在学生成功和失败的基础上,让学生相互之间学习所学内容。教师最后做一总结,然后动画展现基因工程的整个过程。把学生带回蓝色妖姬的具体操作上吗,前后呼应。5.领略基因工程的创新,让学生异想天开。激发学生想象,放开学生思维,让学生尽情遐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