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寒露节气手抄报内容1.小学三年级寒露节气手抄报内容 节气由来: 公历每年 10 月 8 日或 9 日是太阳到达黄经 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聚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聚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阔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我国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我国传统将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聚为霜了”。 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 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 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 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 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2.小学三年级寒露节气手抄报内容 寒露吃什么? 1、芝麻 黑芝麻熬成的芝麻糊,再加上一些冰糖,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减少肺部的刺激感,同时还可以滋润呼吸道,消除呼吸道壁上附着的痰液,这样很快就可以润肺止咳,连呼吸都觉得非常顺畅。 2、螃蟹 老南京关于寒露的习俗有吃螃蟹、收拾夏装等。也有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吃的则要轮到公蟹了。 3、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花糕因“糕”与“高”谐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希望自己或亲友能平安吉祥、百事俱高。 4、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