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课件【三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合作沟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老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 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 1。 (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 6 至 3 摄氏度,重庆 6 至 8 摄氏度……” 同学们,你们对情境中的内容一定相当熟悉吧?你能给大家讲讲“哈尔滨零下 6 至 3 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 6 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这里有零下 6℃、零上 6℃,都记作 6℃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老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纳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 0 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 6℃记作-6℃,读作负 6摄氏度;零上 6℃记作+6℃,读作正 6 摄氏度或 6 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 87 页下图的练习。 老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 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今日,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教科书第 87 页的左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沟通: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 8844.43 米。 我们再来看 x 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