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摘要根据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从组织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等方面对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进行深化的阐述,提出一些降低施工成本的有效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施工成本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索赔;施工进度 所谓的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是指工程项目承包人在保质保期的前提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实际成本与预算收入等方面实行计划、组织与协调和控制等合理的项目成本管理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施工成本,以期达到增收节支的目标,从而实现盈利的目的。从项目施工合同签署、前期的施工准备、项目的过程施工和项目的竣工验收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施工成本管理。本文主要从组织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等方面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进行阐述。 1 组织措施 1.1 组建优秀的项目团队 实行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制。项目经理的任命决定了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成败。施工企业应选派责任感强、职业道德良好、施工管理能力强和谈判能力强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根据岗位需求对项目部其他人员进行选派,技术负责人应选派施工技术能力强的人员担任,造价工程师则应选派精通工程各项法律法规、预算能力强和对材料市场价格熟悉的人员担任,其他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应选派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担任。由精兵强将组成优秀的项目团队,这是做好施工成本管理的基石。 1.2 成立施工成本管理小组 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造价工程师、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和材料员为组员的施工成本管理小组,并将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个人身上,签署施工成本管理责任状,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与权利,完善目标管理相关奖罚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全员成本控制体系。 2 合同措施 2.1 做好索赔工作 合同管理是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部全面履行总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合同职责,根据规定完成合同义务,从而避开因建设单位的反索赔而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但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和独有的不确定性,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施工范围变更、施工内容变更、施工条件变更、设计变更、计价政策调整、工程师指令和不可抗力事件发生等原因导致工程造价发生变化和工期的延误,造价工程师应收集相关的原始数据,比如会议记录、图像、洽商记录、隐蔽记录和录音等原始资料,根据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有关索赔约定、工程款支付条款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