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随笔: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师德随笔: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师德随笔: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题记】曾经对一些家庭贫困、学习优异的学生进行家访,并尽己所能进行帮助。作为老师,喜爱学习优异、道德优良的学生确实很容易了。但当我们面对一个个缺乏父母关爱,缺乏亲情,内心孤独的学生,想说 爱 你真的不容易 在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老师的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有时胜过多少天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沟通,从心开始。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老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是心与心的沟通。走进学生家庭,就似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孩子的心田,必定激起孩子心里的浪花。是啊,在孩子的心里,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话是 圣旨 。 忙碌了一天,踏着夕阳的余晖,我走访了几位学生的家。 到唐明明〔化名〕同学家时,他奶奶在邻居家正忙着打麻将。我说明来意后,他奶奶下了牌桌,迎了出来,把我领到了家里。问及明明在家的学习情况,奶奶不好意思地说,她很少管过他的学习。不过明明在家很听话,独立性很强。我们向她反映孩子现在的学习有些力不从心,需要家庭积极配合,他奶奶连连点头称是。 这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家庭。家长们整天忙于工作,极少照看、督促孩子的学习,也不是很关怀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是顺其自然。孩子们在生活方面自主独立性都很强,同时也因学习压力不是很大而满足于成绩差不多就行了。家长和孩子们都没有意识到目前四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假如不打好根底,以后的学习就会更为吃力。是的,我们没方法选择家长。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长的态度,让家庭和学校共同联手,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怀的孩子,促进他们的全面开展。 我先后还走访了几位留守儿童的家。如李圆圆〔化名〕同学,父母离异,母亲不在,父亲不务正业,圆圆跟着奶奶住。奶奶有两幢房子,但害怕圆圆的父亲把家败光,根本不让他回家住。所以,圆圆严重缺乏父母的爱,学习环境非常不好,其性格也像男孩子,衣服和脸常常是脏兮兮的,并且喜爱和男孩子一起玩,对学习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通过家访,我鼓舞圆圆学会照顾自己,静心读书。 一个个留守儿童,一个个渴望爱的孩子,却如折翼的天使坠落凡间。我们能给予他们什么呢? 家 是孩子们温馨的港湾,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处所,家不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宁静平和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