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认识“0”》教学设计范文 设计思路: 幼儿对生活中的“0”,已经有了广泛地接触,对“0”也具有了初步地认识。但这些经验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为了使幼儿对“0”有个较全面的了解,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认识“0”》。依据《纲要》和课改新的精神,围绕市级《幼儿园数学活动有效师幼互动策略讨论》讨论的课题,此教学活动选择的内容极具生活化,提供丰富直观、形象的课件、实物,意在扩展幼儿的视野,进展他们的数学思维,采纳“主动参加、乐于探究、沟通与合作”的教学方式,促使幼儿与老师、与同伴、与材料有效的互动,使之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获得直接的数学的经验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1、了解、懂得“没有”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究“0”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育幼儿的观察、思维及操作能力。 4、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 2、教具、学具:3 个罐子(内装有硬币、图片)、数字 0—6 卡片 4 套;直尺、电话机、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计算器、手机模型手机、温度计、秒表、体重器、电风扇、小钩称图片和实物等。 活动过程: 一、温故蕴新,复习《拍手歌》 1、以玩游戏的形式复习拍手歌。 师请幼儿各找到一个好朋友玩《拍手歌》游戏,提示幼儿《拍手歌》念到“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荡悠悠”即好。 2、“小猴子荡悠悠,荡秋千玩累了,肚子也饿了,心里想:妈妈为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了解“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 1、小猴吃桃。 展示课件:小猴子逐次吃桃的过程:猴妈妈为小猴准备什么食物?(桃子) (1)盘子里有几个桃子?(2 个桃子) 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 2 表示)出示数字“2”。 (2)小猴肚子饿了,吃了一个桃子,盘子里还剩下几个桃子?(盘里还剩 1 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 1 表示)出示数字“1”。 (3)小猴觉得桃子很好吃,又吃了一个桃子,盘里还剩下几个桃子?(盘里没有桃子)没有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可以用数字“0”宝宝表示)。 (4)说说“0”的形状象什么?(引导幼儿说说:“0”的形状像鸭蛋、像橄榄、像椭圆形、像眼镜片……) (5)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认真,说得很好,“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