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科学教案【三篇】篇一:龙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竞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老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纳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老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沟通、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活动反馈 1、幼儿对建构活动有浓厚兴趣,他们喜爱各种结构材料,尤其是花片、积塑。在拼插物体造型时,在颜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幼儿在拼插龙舟时,特别是龙舟的龙头拼插的比较难,所以在活动中我重点引导幼儿如何拼插龙头或是引导幼儿用其它的办法来解决如:用纸张画出龙头来,然后贴在积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儿拼插好龙舟后自己坐在龙舟上划龙舟玩的很快乐。篇二:奇妙的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实验认识艾叶和菖蒲,知道它们都是草本植物,具有防蚊蝇的功能。了解“恶月”的含义。 2、积极参加实验活动,并能够细致地观察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每组备有艾叶、菖蒲若干。 2、收集一小瓶蚊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艾叶和菖蒲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是草本植物。 2、通过认真观察小实验,知道它们中含有的芳香油能够驱除蚊蝇。 3、通过讨论“端午节为什么要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了解“恶月”的含义。 4、拓展话题:如何防止蚊叮虫咬?篇三:五彩的端午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传说和习俗; 2、了解粽子的外形特征,知道粽子有不同风味; 3、同意动手尝试,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体验动手操作的欢乐。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认识粽子 难道:让幼儿尝试自己包粽子 活动准备 糯米、粽叶、粽子绳、配料、豆沙、大枣、咸肉、果脯、五彩线等 活动过程 1、老师讲端午节的传说,然后给小朋友带上五彩线; 2、老师带着小朋友进入厨房,认识包粽子的各种材料; 3、请炊事员为幼儿做示范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