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巨翅老人读后感巨翅老人读后感(一)说到马尔克斯,我们首先会想到他的《百年孤独》,说真的,我并没读完这本书,相反,我却迷上了他的短篇,尤其是《巨翅老人》。有本批判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们的书,我忘了什么名字,书中竟然说《巨翅老人》是篇“低质量”的作品,那位还用“社会阶级”的观点去评论,并断定它就是“弱肉强食”的样板,是宣扬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铁的定律。我的天啊,这就是我见到的中国的批判家,连最起码的“孤独”主题都没读通,却不负责任地把一篇好小说大批一通。“巨翅老人”是具有多重象征的,我们完全可以闭上眼睛构想一下:一个长有翅膀的天使,当他以原来的面貌落乱到人间的时候,人类又会怎样对待他?因为他与人之间无法有效沟通,就必定会遇到各种遭受,这遭受是不能沟通的遭受,即使他是真天使,也没有人会信任他是真天使。这竟让我想到了庄子的《逍遥游》,一帮蝉和斑鸠总在讥笑大鹏,可他们又第2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哪里能体验到大鹏的志向呢?这是境界问题,巨翅老人在人间遭受的种种也是如此,他原来是属于天上的,因为落乱,他不得不降落到人间,但又因为人类无法与之沟通,他又不得不忍受人间的孤独和人类对他的熬煎。《巨翅老人》是我较早接触到的一个短篇,我读完后最先想到的竟然是尼采和凡高这样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假如我们把尼采和凡高就看成是“巨翅老人”,又因为他们本属于天使的特性,所以,他们在人间所遭受的必定是孤独和苦难,人们会把他“同母鸡一起圈在铁丝鸡笼里”,会“用在牛身上烙印记的铁铲去烫他”,等等,这样的事,莫非人类不都在尼采和凡高身上干过吗?而作为尼采和凡高,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因为他们知道,他和人是分属两个世界的,人类只能看到“一个落魄又年轻的、身上有难闻气味、没有生命力的、与人间语言不通的全部天使”,而不能用事实去证明他们就是天使,所以,尼采和凡高们就只能被人类称之为“疯子”了。我这样来解析小说的确有点过度阐释,但不管怎样,我认为这样的联第3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想是可取的。虽然小说中没有完全证明“巨翅老人”的天使身份,我们也能从小说中女仆人公埃丽森达放走“巨翅老人”的那一刻的细节可以推想出,“巨翅老人”飞走后的欢乐。小说最终一处是这么写的:“她放心地舒了一口气,为了她自己,也是为了他。洋葱切完了,她还在望着他,直到消逝不见为止,这时他已不再是她生活中的障碍物,而是水天相交处的虚点。”为什么说“巨翅老人”不再是她(埃丽森达)生活中的障碍物,而是水天相交处的虚点?因为对于“巨翅老人”来说,回到了天空就等于回到了家,她好像已经明白,他就是真正的天使。“水天相交处的虚点”又意味着什么?这莫非不有点像大鹏飞上天的那一刻吗?这个“虚点”既是现实的场景,又是灵魂的至高点,人能看到这个点,却不能走向那个点,这个点属于天使,属于人类中那类特别特别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让我们再来看看马尔克斯这个作家,其实,“孤独的感受”是马尔克斯文学情思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他艺术想象中的主要力气。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致答辞”中说自己是怀念故里的哥伦比亚流浪汉。他说:第4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缺乏为了使生活变得令人可信而必需的常规财宝,伴侣们,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所以说,在马尔克斯的作品中,到处充满着孤独气氛,这篇也不例外。但我总认为这篇小说的孤独和“境界”有关,我们甚至完全可以把它和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放在一起去比较着理解。也有许多评论家把“巨翅老人”遭受的人类种种看成是“人性恶”的原因,我不否认这一点,但通篇来看,好像“境界论”更为透彻,也更符合文章本意。虽然我不清晰马尔克斯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篇,但我深信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肯定遭受过“自己的思想无法与现实沟通”的现状,这或许才是问题的根源,这也也许是创作《巨翅老人》的动因。作为小说家,“写作动因”特别关键,动因就像“按钮”,也像人们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