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字词。2.通过课文理解“意境”,掌握课文的结构。【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理解“意境”,掌握课文的结构。【学法指导】朗读、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 岁时学画山水。43 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 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二、李可染谈意境: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预习检测】一、基础知识1.看看这些词语中加点的字你都会读吗?渲染 暮霭 惆怅 浮光掠影 朝朝暮暮2.解释下列词语。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浮光掠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语句中运用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的蝈蝈啊,假如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怀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欢乐。二、文本探究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三、达标检测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山水画的意境从我国绘画史上看,历唐以后,从五代至宋、元,山水画高度进展,画论也相应地开始触及山水画的特别艺术境界问题。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 论画山水树 石.一节中,曾有关于 意.的说法,但没有涉及意与象的关系问题。宋代是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山水画理论也日趋形成。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在山水画的创作和 鉴赏中,开始具体地阐发了 意.这一概念,并说 境界已熟,心乎以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可以看出郭熙已经接触到山水画意境范畴的问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