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千年一叹读后感500字千年一叹读后感500字(一)《千年一叹》这本书准确来说是一本日记。它记录了余秋雨在前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受。"千禧之旅'的目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文明古国,领会人类文明的精华和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所以他们选择了希腊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径除中国外的三大文明古国,埃及、印度、古巴比伦。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醉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亮的颜色,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千年一叹》让我的思绪跟随着它横贯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跨越了几千年的时间。听着李白的歌,寻着屈原的梦,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顾问名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哀乐。《千年一叹》,正如歌词中所写:"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访问。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盘第2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凤凰再飞行。'饮着屈原的梦,李白的歌,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古文化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悲伤。而到达希腊时他们所见到的只是狭小、陈旧、道路拥挤和人民闲散。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影子。照我看莱希腊人闲散的升华方式有很多缺点,社会失去了精气神,一部分闲散变成了精神贫困。可见衰落了的古代文明难以与现代结合,最终只能被现代文明遗弃。希腊给人的感觉是蓝色的,无论是漂亮的爱琴海或是作为希腊象征的巴特农神殿。但这只是最初的感受,到于那些大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滞留在千百年前对人生的思索已无法用现代的词藻形容。余教授在《哀希腊》一文中提到在爱琴海边的石柱上找到了英国大诗人拜伦的刻字,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刻字在石柱的底部,而且是恭尊敬敬用小写字母刻上去的,较之后来那些张扬地用大写围绕在他四周的跟随者,拜伦的敬畏之心不更令人鄙视吗?希腊的文明的健康的、闲散的,当读到希腊人的快餐也要一小时后才能上桌时,我想这种文明衰落了,因为它过于闲散,过于第3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与世无争。埃及的土地绝大多数是沙漠,所以它应当是金色的。埃及给人的感觉是神奇的,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或是木乃伊。仿佛埃及法老们一生所做的便是固守在高高的位子上,让很多人膜拜,神奇而古老。事实上,他们的确做到了让后代保有这份神奇,但这种自负的神奇也切断了自己得以连续的可能,失去了外界的理解。假如说希腊的街道还有一丝古今相融的满意的话,那埃及就完全没有让人闲逛的兴致,仿佛除了数千年前留下的几座建筑便什么都没有了。接下来的同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遗址。古巴不必四大文明古国中最神奇的,人民只有听着空中花园的故事想象城市、街道中富强的景象。因为留下的实物遗址已被无情的岁月和贪欲的"黑手'糟蹋得不堪入目,也失去了往日的风光。看着残缺不堪的"墙壁',不禁有一丝感伤。信任现在提到印度的话,大家的第一反应会使狭窄的街道中密密麻麻的人头和印度人对时间概念的缺乏。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第4页共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无节制的生育和升华条天的不断改善是导致人口暴涨的缘由。此外,在印度大多数人的手上是没有手表的,因为手表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用处。电话中说再非常钟后,转身就进了巷口的咖啡馆里喝咖啡调侃了,在连三个小时是不稀奇的,连政府官员也是如此。真是不行理喻呀!印度给我的印象根本就是从天堂坠入了地狱。泰姬陵那白色的优雅的圆顶竟成了印度惟一漂亮的风景。我们常说中国人多,但印度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当读到"三成摆摊,一成乞讨,六成闲站着'这样的描述时,该做何感想?一个国家贫困落后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她的民众一个个无所事事目光呆滞,每天所做的便是等日出等日落,最终等死!这种无序的生活状态怎么不令人不寒而栗呢?最触目惊心的是所谓的"恒河晨浴',印象中那圣洁高尚富有诗意的画面竟被肮脏恶臭与愚昧代替。作为母亲河,恒河曾经培育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