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从 2000 年开始,我国政府就提出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等等教育工作,在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的教育也要更深入,部分学校也开始落入到了实际教育工作中,将信息技术纳入到中考科目中,使学生和老师都开始重视起来,普及并深入了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校,由于普及和深入信息技术教育,现在,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后都会在网络中寻找支持和安慰。通过这一点就能看出,信息技术的教育使现在的很多中小学生能很熟练的运用网络,但也有弊端。很多中小学生因此与网络成为了朋友,酷爱且沉迷于网络中。由于网络这一特殊平台,中学生更愿意在网络中找到倾诉对象,学生们倾诉的内容便是导致学生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原因。因此,加深信息技术的教育,心理咨询师不只是借助单一的书信、电话或面对面交流,还能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习的心理困扰,并很好的为其解决。1.学校心理咨询模式的研究现状“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咨询人员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为其提供一定的心理气氛或条件,使咨询对象发生变化,使被咨询者做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形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从而成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成员”。这是心理学家帕特森对咨询的解释。心理学家泰勒的对咨询的定义也是同样的解释。他认为:“咨询是一种从心理上进行帮助的活动,它集中于自我同一感的成长及按照个人意愿进行选择和做出行动的问题。”看起来帕特森的解释似乎更详细。美国的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这么认为:“帮助个人克服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从而使个人得到理想发展”。我国大部分学者对于咨询都有同样的定义,他们认为咨询是心理咨询从业人员通过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一些有心理困扰和障碍的人提供专业的咨询,目的是让有心理困扰的人心理变得健康,使个人的心理健全。通过学者的定义,我们知道,心理咨询和辅导并不是说代替心理障碍者解决问题,也不是安慰和开导。心理咨询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让心理有障碍的人能清楚的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为被咨询者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使被咨询者能正确的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心理咨询一般是指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为学生建立一个解决心理问题的环境,科学的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心理困扰中走出来,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周围的一切,使学生用积极健康的态度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