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关诚信的八年级日记

有关诚信的八年级日记_第1页
1/5
有关诚信的八年级日记_第2页
2/5
有关诚信的八年级日记_第3页
3/5
有关诚信的八年级日记 篇一: 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要有责任感。它不仅仅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还是每个人从小讲诚信最起码的标准。 一个人只要讲诚信,别人才会欣赏他,尊重他,亲近他,在有困难时才会帮助他。否则,人们将不会信任他。 北宋词人晏殊,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欣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常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进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常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爱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加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晏殊的诚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以诚实的宝贵品质取得人们的信任。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说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都难追上,所以我们说话要算数。 篇二: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事实也确是如此,诚信对于任何一个人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诚信铸就事业。春秋时的商鞅,为在百姓心中树立起威信,在都城南门指着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当众许诺: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人们都一脸狐疑,对商鞅的话半信半疑。看到人们眼中满满的不信任。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了五十两。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而商鞅也遵守了他的承诺,把赏金赠给了那位壮汉。这一事件后,商鞅如愿以偿地在人民心中建立了威信,完成了商鞅变法。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室者,莫良于诚。商鞅也正因为他的“诚”而取信于天下。但同样的,周幽王也正因为“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身死国亡。诚信与事业成功是连结在一起的,有了诚信,事业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失去了诚信,落败只在瞬间。 诚信与否有时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存亡。秦末的季布,恪守诺言,为人正义,甚至在当时流传着“得黄金百千,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有关诚信的八年级日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