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高考志愿填报必须牢记3个关键点高考志愿填报必需牢记3个关键点1、第一志愿至关重要志愿级差分又称学校级差分,是指高校在录用第一志愿考生和第二志愿考生时最低录用掌握分数线的分数差。即:第二志愿考生按减去志愿级差分后的分数作为学校排分来确定录用。学校在招生章程中一般都表示不拒绝技收第二志愿考生,但同时又作出一些限制性规定。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招收第二志愿考生”。“预留招生方案5%的名额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志愿级差分通常在30-50分之间,个别院校高达80分,但也有些高校不设志愿级差。确保第一志愿万无一失。高校当第一志愿人数比较充裕时,一般不再录用第二志愿的考生。重点高校第一志愿的录用比例很高,占被录用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80%左右。考生和家长要将全部精力和才智用在使所报志愿能确保被第一志愿院校录用上,力争不消失失误,要慎之又慎,稳之又稳。假如因几分之差被一志愿院校拒绝,“下嫁”到第二志愿院校,损失的将是三五非常,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甚至更多。同一所中学或家属院内,高考成果差不多的两名考生,一个上了北京理工高校,一个却上了北京工商高校,就是因为后者第一志愿报了北京航空航天高校而以第二志愿录用到工商高校,冒险和侥幸心理导致了重大失策。“平均分”参考意义最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肯定要走出只关注提档线的误区,而应当具体了解欲报高校近三年实际录用的“实线”--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作志愿填报参考依据的风险特别大,多半要失败。最高分意味着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有很大的自主性,录用把握大。平均分最重要,最有实际意义。假如某考生的分数在该校录用平均分上下,在不发生以外的状况下,可以说稳操胜券。许多人主见用平均分或平均分与最低分之间分数段来考虑志愿。不要希望“附加分”取胜。各高校是按计入附加分的总分投档,但进档考生录用专业时是按实考分排序、分专业的。若高校按招生方案的120%提档,最终被退档的很可能是靠附加分进档的考生,所以按实考分报志愿才有把握。2、第二志愿不行忽视不放弃第二志愿。许多考生出于自信或不了解第二志愿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含义,在志愿表的第二志愿一栏为空白,这实际上是放弃第二志愿。这种状况下一旦第一志愿未被录用,则当年无学可上。留出足够空间。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院校要适当拉开档次,给第二志愿录用留下足够空间。否则,会导致步步落空,全线崩溃。确认招收二志愿的高校。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与欲报考院校联系询问,须得到精确答复是否招收第二志愿考生,是否存在志愿级差分等附加条件。二是阅读欲报志愿院校当年的《招生章程》,确认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的明确规定。平行志愿录用原则。北京市本科批次的第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用。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用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依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从A到C学校的志愿挨次,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方案余额的学校。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相同分数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同时投档,各批次的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3、专业排序勿忘“五要点”专业级差分--跟志愿级差分一样的道理,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同一高校的五个专业之间在录用时一般也是有级差分的,若考生的成果未达到第一志愿专业的录用分数,则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加第二志愿专业排序。专业级差分一般在3-5分之间,但也有学校不设专业级差分。有的考生成果高于所报志愿学校的最低录用分数但仍未被录用。缘由是:所填的几个专业录用分数都比较高,其成果没有达到所报专业的要求;或者当第一专业未被录用时,第二专业根据级差分又达不到所需分数;专业不听从调剂。专业的选择和排序可从五个方面来考虑和确定。第一,要选择你的分数能“够得着”的专业;第二,所选专业是考生喜爱或能够接受,至少是不反对的专业;第三,依据你所报的专业该校往年录用分数从高分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