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电影白毛女观后感---做风雪中的舞者几千年前,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训练家、政治家孟子曾有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句话告知世人要在逆境中发奋图强。认真揣摩这句话,能明显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悲剧意识。的确,奋勉图强、坚忍不拔者多数是无背景、无权势、身份低位、命途多舛之人,比如《白毛女》中的大春和喜儿;而有权有钱、养尊处优之人多好吃懒做、冷酷无情、傲慢蛮横,无忧患意识,比如黄世仁。从励志生存与训练意义的角度来看,1950年的中国黑白电影《白毛女》告知我们的正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电影叙述的是解放前,在华北的一个偏僻农村里,贫苦农夫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与青年农夫王大春相爱,同村地主、富农黄世仁见色心动,逼杨白劳用其女儿抵债,杨白劳被迫自杀,喜儿被抢入黄家,受尽熬煎后被黄世仁奸污,后喜儿逃出黄家,匿身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了……历经磨难,喜儿始终没有放弃,靠着自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身信念等到了抗日战斗爆发后,参与八路军的大春回到家乡,为喜儿伸冤雪恨,重见光明……电影的结局是在全村公审会上,黄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严惩;喜儿绝路逢生后,白发复青丝,最终和大春喜结良缘。很典型的一个苦尽甘来的故事,女仆人公从喜儿变成了白毛女,最终又白发复青丝,这个过程中,纵然是“破布烂草不遮身,深山野洞难活命”,喜儿也没有放弃。(.9xwang.Com)这是值得我们现代社会中每一位青年思索以及学习的地方。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等带有身份标签意义的“二代”现象频繁成为了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的标签烙印明显的折射出了一种阶层意识。电影《白毛女》中的喜儿和大春若是生活于现代社会,他们的标签就是贫二代。黄世仁生的安逸,是典型的富二代,他所拥有和炫耀的财宝,不是靠自身力量得来的。喜儿和大春,他们没有炫耀和享受的资本,所以只能努力,时刻保持着忧患意识。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贫苦困难如喜儿,却仍旧期盼“太阳底下把冤伸”,坚信“苦难的日子总能熬出头”,做风雪中的舞者。生活在新社会时期的、太阳暖照下的我们这一代人,应当拒绝被扣上富二代、贫二代的帽子,拒绝阶层意识,应当像喜儿一样,不向逆境低头,做风雪中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