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学习对师生的重要性在新世纪,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越来越需要培育全面优秀的高素养人才。那种平日只会盲目的搞题海战术的学生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再需要。只有那些敢学习,会学习的学生才是优秀的。一位学者曾说过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在新的世纪,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在于关注人的个性化和人的可持续进展性,注重主体性教育和自我教育,推崇启发式教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对于学习的本质和学习的过程认识日益深化,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讨论性学习。这给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新的教学模式下的老师成了一个指导者,少数时间站在讲台上,多数时候在学生中间转来转去,不再是那副师道尊严的面孔了。学生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可以选择阅读,也可以选择做作业,还可以选择与人讨论、沟通,可以选择进行考试或检测某个知识点是否过关,等等,不一而足。 学习的状态变成了我要学。鉴于兴趣不是天生的,它产生于认识的需要,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因此,新模式下的学习兴趣得以逐渐地培育起来,并能够自我更新和生长,整个班集体的学习风气也随之改观。 当我们的大脑主动地去探究新知识的时候,就会激发一些情绪,而且大脑在一般最好的记忆时刻,都是在大脑激发出一个非常高的情绪的时刻,其记忆系统才能打开,就是说,人的大脑的有个情感系统,这个情感系统被激发了之后,大脑的长期记忆系统就打开了。 因此当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时候,学生都会激发很大的积极的热情,需要记的东西都能记住,反过来,原来一个小时的作业,做了三个小时,这种情况下学习,学生就没有情绪,激动不起来,没兴趣,孩子对他学习的这段知识大脑输入的时候就没有多少,可能都暂存在短期记忆系统里,过了一两天就忘记了,我们说孩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就会打开他的情绪系统,和记忆系统就连接起来了,孩子记忆得就多,记忆就牢,自然学习成绩就提高了,因此,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 以学生生为主,以自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