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走“专业化”之路班主任应走 专业化 之路 班集体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班主任的工作特性,要求班主任必须号准时代的脉搏,勇于瞄准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适时内省自我、调整自我、建构自我,才能着眼时代新需要、工作新要求、家长新期望来做好班主任工作。但是,在教育成果的 指标化 以及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下,班主任的心理承受力受到挑战,职业的特别性决定了班主任常常超负荷运转,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班主任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也扰乱了班主任的心理平衡,使得班主任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损害,思想观念逐渐异化,岗位光荣感、职业自豪感逐渐丧失。 我们认为,在目前教育教学体制和班主任工作机制改革中,班主任只有正视现实,把握时代,抛弃对社会怜悯的期盼和怨天尤人的情绪,与时俱进,勇于进取,本着 开创新局面,寻求新途径,实现新突破 的思路,从 班主任专业化 的新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工作效能,才能赢得社会结构中应有的地位,才能找到工作的乐趣和职业自豪感,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心理上的安全。 班主任应有 专业化 的职业新认识 我们知道,老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法律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但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班主任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独立个体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班主任的专业化进展长期被忽视,班主任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科学系统的培育和准确到位的评价激励。 班主任专业化是时代进展的必定趋势。如今教育进展的方向是在 以人为本 的理念下构建人的生命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 全面教育 。就现实的需要而言,不仅要求班主任具备高尚的人格、远大的理想和用心去关爱学生的思想意境,还要求班主任懂得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具备广泛的交际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心理疏导和调适的能力等。所以,班主任就必须由 敬业式 、 经验式 向 专业化 转变。班主任只有向 专业化 方向不懈努力,才能享受到班主任劳动的欢乐和幸福,才能真正做到给学生营造家的氛围和良好的精神家园,将班主任工作真正做到得心应手。 班主任专业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