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练案:第 1 专题 第 1 课 我的母亲一、字音辨读二、字形辨识1. 2.3. 4.5. 6.三、词语辨析1.居然·竟然·果然例句2.宽恕·宽容例句3.提议·建议例句四、熟语释义1.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2.待人接物:泛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比喻做人做事。3.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一、走近作者胡适(1891—1962),字希强,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学名洪骍,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研究。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1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二、相关背景本文是胡适所写自传的一部分,回忆的是他的母亲。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安徽绩溪县中屯人。她 16 岁嫁给当时已 48 岁的胡适的父亲胡传做填房,3 年后胡适出生。在胡适母亲 23岁时,胡适的父亲不幸去世。年纪轻轻就丧了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最大的不幸!而当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所以胡适的母亲是一个特别家庭特殊时期的特别的母亲,要抚养自己的儿子,又要支撑整个家庭,需要承受怎样的苦痛和压力,需要具备怎样的智慧和品德?三、主旨把握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把作者的成长与母亲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文章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了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艰辛,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四、结构图示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