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学案 第 3 专题 想北平问题导学1.作者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表现北平的?他笔下的北平具有怎样的特点?2.作者对北平“想”和“爱”的内涵是什么?3.像北平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老舍却为什么把笔伸向普通北平人的院子、墙根,选择那些平常的花、菜、水果来写呢?这样是不是显得小气了一点?4.作者反复说对北平的爱“说不出”,你认为说出来了吗?为什么?自主探究有人说,《想北平》中如果增添一两处人物描写会更好,你认为呢?文法导析1.对比鲜明。为了突出建筑布局和谐、贴近自然的特点,作者说:巴黎太热闹、太刺激——北平安静(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巴黎的布置还差点儿——北平匀调得多;伦敦有冒烟的工厂,美国的橘子包着纸——北平的玉李 “带霜儿”。总之,北平更贴近自然。2.善用比喻。老舍的比喻,喻体多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常说的事物,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在《想北平》中,以爱母亲比喻爱北平,使人们借助这种普遍感受来理解作者对北平的情感。又如“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也是如此。总之,老舍的比喻,精彩恰当,不但能够紧紧抓住本体事物的特征,而且注重喻体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因而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3.语言质朴,通俗易懂。(1)用语口语化。例如,“差点儿”“挤得慌”“带霜儿的玉李”等,这些口语化的词语使文章亲切自然,充满乡土气息。(2)深入浅出的语言。例如,“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这几句话里面蕴含着极重要、极深刻的建筑美学思想,晦涩的理论经老舍说出,变得通俗易懂,显示了语言大师娴熟地驾驭语言的功力。技法导练导练目标散文中的以小见大“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一枝一叶总关情”。作者要表现对北平“说不出”的母亲般的爱,却没有选取北平众多的景点,而是落笔于细小的事物,如“老城墙”“小蝌蚪”“牵牛花”“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沙果、海棠”“玉李”“什刹海的蜻蜓”,家家都有的“院子”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民物产在老舍笔下为北平增光添彩,达到了“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的效果,将“我”和“北平”融为一体,从而表达了真挚深沉的故乡之思。请借鉴老舍先生的这种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