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谈美读后感1000字VIP免费

谈美读后感1000字_第1页
1/8
谈美读后感1000字_第2页
2/8
谈美读后感1000字_第3页
3/8
第1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谈美读后感1000字谈美读后感1000字(一)《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予,有一些抱负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育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化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渐渐养成的。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动身点不同,观看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有用性;科学家是讨论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观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衬托了第2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观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覆盖了雾、雪或雨就简单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犹如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当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当保持肯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需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醉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识的事物总是简单忽视它的美,因为太过生疏没有了距离和神奇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憧憬,美就会消失在你的眼前。第3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力量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有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这第13封信,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楚的熟悉。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学问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熟悉。最漂亮的人生肯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这第13封信,深化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爱上这第13封信,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谈美读后感1000字(二)第4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本人读了朱先生的《谈美》,对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明为观赏。其中最能领会到的是特别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有用的阅历,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觉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行。物质是可以用完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将逐一分析。其中读到朱先生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有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谈及了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动身点不同,其观看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讨论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观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衬托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观赏眼光去看,观赏的同时也给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善概念。物都如此何况是人呢?对于改革开放蒸蒸日上的消遣业,为什么有一第5页共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些流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谈美读后感1000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