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农业是国民经济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它和工业、城市、人口等都是《必修二》的主要内容,区位选择是农业的第一节,是学习农业的基础和前提,对第二、第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有重要意义。一、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课标解读:本节课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举例说明”是二、三节要达到的目标。教材处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作为课后探究,下一节课将详细讲解。二、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理解区位的含义,对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过程和方法方面: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高分析和归纳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爱我家乡、爱我中华。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区位的含义,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分类;难点: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农业生产的。四、新课教学:1、通过预习回答:区位的含义:一是 ;二是 。2、读图分析:讨论探究:这些农产品分布在河南的哪些地区?假如在平顶山给你一块土地来布局农业生产,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3、区位因素的分类:4、区位因素的对比读图分析:为什么澳大利亚和泰国的农业景观不一样?5、主导区位因素活动 1 水稻习性: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 10-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 20-22℃。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 750 毫米和 1500 毫米以上。活动 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杭州的“明前龙井”茶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是 起着关键作用。我国西北干旱少雨,但有几个地方却美的让人神往,比如被称之为“塞外江南”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形成两个农业区的主要因素是: 。日本由于客观原因,农业生产成本很高,但日本农产品仍占据着国内市场,原因是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产品实行高额补贴,并对国外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来保护国内农业生产。 起主导作用。世园会上的无土栽培和彩色玫瑰证明了 在改变着农业。天津市汉沽区近年来出现了大面积的葡萄园,而在几年前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6、区位因素的变化讨论:为什么亚热带地区景观在不断变化?环地中海地区的人们都做出了那些措施来促进农业的发展?7、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