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学案【教师寄语】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你!!【学习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学习要求】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4、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学习过程】一、预习内容问题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到 20 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宏观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年____________,综合国力和_________________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前预习___________的经济体系。 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二、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提问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探究一:(自主探究 分钟,小组合作 分钟)情景一 1978 年到 200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3645 亿元增长到 33.54 万亿元,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343 元增加到 17175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134 元增加到 5140 元,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情景二 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