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五台山大白塔导游解说词VIP免费

五台山大白塔导游解说词_第1页
1/3
五台山大白塔导游解说词_第2页
2/3
五台山大白塔导游解说词_第3页
3/3
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五台山大白塔导游解说词五台山大白塔导游解说词五台山佛塔。位于塔院寺内。砖石结构,明代建筑,喇嘛式塔。佛教界称其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略称“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因其通体皆白,五台山民间俗称“五台山大白塔”略称“大白塔”。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遣使迎西域高僧葛哩麻入京,敕封为大宝法王大善拘束佛。后往五台山大显通寺。永乐五年(1407),奉旨对寺内原塔进行了重建。民间传奇,原塔为元代建,喇嘛式,石质,较小。这次重建,改为砖石结构,规模宏大。据寺碑记载,当时共动用各类“官员、匠役、人共达二万余人”。使用了“砖百万,基石千块,灰数千石”。明嘉靖十七年(1538)对大白塔进行了修理。据寺碑记载,除“添新砖三万,用灰三千石”外,还使用“晋矾千斤”,用“小黄米三十石煮汁和灰”。明万历七至十年(1579—1582),神宗皇帝母亲,慈圣宣文明肃皇太李娘娘,为国祈福,自己掏腰包,又遣使对大白塔进行了大型修建。《凉爽山志》描述新修之塔“基至黄泉,高二十一丈,围二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十五丈,状如藻瓶,上十三层。宝瓶高一丈六尺,镀金为饰。覆盘围七丈一尺,币以垂带,悬以金铃。”新修后的塔,称为“大慈延寿宝塔”,略称为“大宝塔”。以后虽然多次修理,均属小型动工,大白塔仍保持明建风貌。大白塔地上部分一开头是用砖石建成的方形台基。高1.7米,围125米,四周廊墙,嵌功德碑,四角建亭。正中为台座,八角形,围有廊。有台阶可登临台座上端。台座上部正中,为亚字形须弥座,八角形,石质。须弥座与塔肚之间,有一圈仰莲。塔肚四方各嵌四周铜镜。塔肚与十三天之间,又是一屋须弥座形式的结构,各角挂一个风铃,分三屋,总数为一百零八。十三天上置铜覆盘,覆盘上是铜质塔刹。塔刹外形,呈缩小了的白塔样。塔的外部,用白灰覆抹。看上去雪白无霞。1981年实测,大白塔地上部分高56.4米,按《凉爽山志》记数推算,底下基础近10米,大白塔高大宏伟,气概磅礴,被誉为“凉爽第一圣境”。在全国喇嘛式砖塔中,被公认为明时期的代表作。今日,大白塔已经成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象征。明晋阳王道行诗赞大白塔:“浮图矗立奠坤仪,从今群山势尽卑。百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丈高僧无我相,万年夫子竞檀施。轮光遍照星河影,金色浑成世界奇。借问曼殊何处是,欲从言下决狐疑。”参见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条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五台山大白塔导游解说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