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白鹿原研究综述

白鹿原研究综述_第1页
1/4
白鹿原研究综述_第2页
2/4
白鹿原研究综述_第3页
3/4
《白鹿原》讨论综述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进展史上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199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即大受欢迎,并从此引起了学界的持续关注和争议。本文选取 2025 年以来的五篇讨论文章进行简要概括,形成讨论综述。1.《白鹿原》历史感的创获与缺失作者:罗克凌 《绥化学院报》 2025 年 2 月第 32 卷第 1 期 P101—P103本文认为《白鹿原》以其独特的历史叙述汇合成极富内蕴的苍茫人生与诡秘的历史世界,寓言式地表达了作家对生活世界及自我的理解。虽然《白鹿原》人物的历史感塑造得并不尽如人意,但对于文化的历史感呈现,作者保持了一种十分清醒的自觉。白灵与鹿兆鹏的尊崇主体性的恋情婚爱显然具有了进步历史质感的鲜亮特征,而朱先生的人物历史感被人为神化地拔高,反而失却了时间本相中的人间气,最终流为历史“空洞能指”的一个被高级漂白的偶像符号。《白鹿原》除了人物历史感的雕塑,其故事本身也是一段将真实历史进行家族化改写的小说尝试。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通过白鹿传说上溯到中古世纪,一直漫衍到现当代,借凭白鹿原人物命运的多维起伏展画勾勒出历史清楚的本真面廓。作家不是从党派政治观点,狭隘的阶级观点出发,对是非好坏进行简单评判,而是从单一视角中超出来,进入历史和人、生活和人、文化和人的思考,对历史进行高层次的宏观俯视,从而达到了对历史最超然的叙述。2.从“革命正史”到“民间秘史”——《白鹿原》“史诗性”创作的深层解读作者:朱述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 P46—P51“史诗性”长篇小说要求“史”与“诗”的结合。而50-60年代,整体而言是“史”胜于“诗”。新时期之后,由于文学环境的开放,文学思潮的冲击,作家在“诗”的部分有更多突出的表现。在《白鹿原》中,无论是“史”(历史内容、事件、背景)还是“诗”(艺术性、文学技巧),都有充分的展现和高度的结合。作家将横跨半个世纪发生在关中地区或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交织于故事之中,建构出线性历史的进程。再由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入手,透过人物的心理秩序、结构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不断剥离、颠覆与再塑的过程来透视这段历史,其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更为灵活。《白鹿原》对革命历史的诠释突出的是民间及其文化型态,这也是“秘史”之所以为“秘”的重点所在。史诗的崇高美学在《白鹿原》中主要显现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而白嘉轩这位族长身上所展现的民族的性格与精神,既有崇高性亦有复杂性,这也是构成《白鹿原》的民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白鹿原研究综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