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红星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进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仔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鸡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精神,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情况红星乡位于鸡西市区近郊,201 国道、鸡恒公路横穿乡域境内。全乡总覆盖面积 80 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4,336 亩,果树面积 5250 亩。现有农业户4,045 户、农业人口 15,569 口人。共有 8 个行政村、43 个自然屯,是一个多元化进展的乡镇。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进展观统领全局,以进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中心,以优化农村产业布局为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并举,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通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把我乡建设成生产进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干净、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原则1、坚持改革进展、创新机制原则。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解决红星乡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通过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政府管理体制、多元投融资体制以及用人机制、市场机制等。2、坚持统筹协调、全面进展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进展乡村经济为中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千方百计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环境治理,大力进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富裕程度,推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进展。3、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原则。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注重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前瞻性,使规划能够统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展要求。同时,坚持规划一步到位,严格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4、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带动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