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黄陵庙导游词欢迎各位嘉宾到黄陵庙扫瞄参观。黄陵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古称黄牛祠、黄牛庙。建此庙是源于黄牛助禹开江治水,在黄牛岩上留下神像的传奇。在这里建黄陵庙是因为这里是九龙捧圣之地是。何为九龙捧圣呢?就是从黄牛岩下有九条山岭象九条龙,而龙头所捧的位置就在大家现在所在的位置。这里距三峡大坝坝址七公里,下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5公里。[山门]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黄陵庙的山门,因它形状象山字而得名,现存的山门是大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宜昌总镇罗缙绅重建的。山门上的每一幅吉利彩画都有它的特别意义,正中间下面的那幅蓝色的是双凤朝阳,下面金黄色的是二龙戏珠,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为什么凤在上、龙在下呢?那是因为光绪年间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正中阴刻的老黄陵庙的左边是南极仙翁倒骑梅花鹿,右边是善才童子降妖龙这是道教的文件和佛教文化相融全的地方,接下来的那组浮雕是九仙堂,正中间那个抱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着酒壶独饮的是草仙,两边是八仙过海的八仙。左边从最上面那个三角形的图开头,依次为国色天香,下面是一品清廉,比方做人象莲花一样雪白、清廉;寿居耄耋,祝福人们健康、长寿;小浮雕是富贵吉利;有个黑色圆圈的是福到口中,最终的小浮雕是欢天喜地。右边从最上面的三角形彩画,依次为鹿鹤逢春、四季如春、福在梅梢,小浮雕塑是人寿吉利,有个黑色圆圈的是麟吐玉书,最终在浮雕依旧是欢天喜地。最终请大家看这幅门楹,这是宜昌总镇罗缙绅亲自所题,上联为神佑行人布帆无恙,下联为踵成善举栋宇维新,这就是说当时来往的过客,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都来这里祭拜禹王,盼望禹王保佑他们一路平安;而信善的人们所捐的香火钱使这里的庙貌得以维新。里面为大家预备了香火,可供大家祈福用。山门两边的镇水神兽,名为獬豹,是特别凶狠的动物,它龙头(象征中华民族),鹿角(象征吉利),鱼身(象征水性)狮背(象征威猛)牛脚(象征黄牛神)。[禹王殿]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现在大家跟我在参观黄陵庙的主体建筑---禹王殿,它是国内最大的楠木建筑,大家看它丹墙金顶、筒瓦兽脊、飞檐翼角、重檐歇山顶,这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它上悬有两块宝贵的匾额,下悬的玄功万古是明崇祯辛已年(1641年),崇祯皇帝的叔叔惠王朱常润所书,上悬的那块砥定江澜是出自女孩子的手笔,是乾隆14年(1749年乾隆皇帝的女儿爱新觉罗.琪格所书。玄功万古也就是功德万古流芳;砥定江澜就是平治洪水,都颂扬了大禹治水的不朽功勋。现在请大家跟我参观大禹神像。这就是大禹扶耒开江治水的大型雕像,这是后世仿制的,以前的雕像被1870年的特大洪水冲到了西坝庙嘴,而当地信善的人们把它打捞起来,在那里又建了一座黄陵庙,于是大笔一挥加了个老,从今,这里就叫老黄陵庙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块青石板就是当时人们朝拜禹王时跪的地方。大自然造出运动形成的三峡奇景,孕育着奇妙动人的传奇。相传远古时期,从东海窜来12条孽龙,踞入巫山翠屏峰下的水帘洞中。它们常常出洞追赶打闹,张牙舞爪,上下翻腾,卷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来暴风骤雨,激起滔天巨浪,引发山崩地裂,洪水泛滥,当时,月宫中王母的宠女瑶姬,难耐天宫的孤独,与姐妹静静溜出琼楼玉宇,驾着祥云游览山川,路过三峡,目睹孽龙为非作歹,于是拨下金钗刺死了这12条孽龙。....9xwang.com第一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原出处全部这群恶龙毙命时,化成峭壁峻岭,堵塞大江流水,致使江水倒灌,瀚没很多田园。人间头领舜赶忙遣鲧来治理洪水。鲧率百姓筑堤堵水,始终未能治住洪水。舜帝再委派其子大禹接任。大禹采纳疏浚的方法开山排水,辛勤劳作,三过家门而不入,精诚之举感动了瑶姬向大禹传授无字天书,帮助凿开三峡,使滔天洪水化为清波,奔泻东海。大禹治水胜利的传奇在三峡留下众多遗迹,瞿塘峡下游南岸,有对错山、错开峡,相传是当年凿错了河道留下的。峡江有屹立的锁龙柱,斩龙台。云雾缭绕的神女峰,据说是瑶姬惩治恶龙,助禹治水之后,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