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课《庄子》二则知 识 积 累字音字形迁徙(xǐ) 鲲鹏(kūn) 抟扶摇(tuán)尘埃(āi) 濠梁(háo) 鯈鱼(tiáo)通假字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重点词语(1)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飞行。(2)水击三千里:击水,拍打水面。(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行。扶摇:旋风。(4)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确定是。(5)请循其本:循:从……说起。本:最初。(6)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安:怎么。云者:如此如此。(7)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已经。作者简介庄子(约公元前 369 — 公元前 286),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宋国蒙人(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进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代表作品为《 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词类活用(1)而后乃今将图南 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2)鲲之大 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3)志怪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一词多义(1)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志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立志)《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述、记载)博闻强志(记住)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标记、做标记)(2)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称、名字)名之者谁?(命名、起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声名)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指出)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名义)(3)其: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是……还是……”)其真无马邪?(难道)(4)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再说)彼且奚适也。(将要)且适南冥也。(将要)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5)固: 固不知子矣。(固然)子固非鱼也。(原来)(6)见: 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内容主旨《北冥有鱼》极力描写北海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做鲲,它变成鸟,名字叫做鹏。大鹏展翅南飞,在人们眼中是奇妙的。但世界在大鹏的眼里,也是浩渺无边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采纳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了庄子与惠子的一次辩论。显示了二者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