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提纲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 24 课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标内容】一、初中历史课标(2025 年版)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抵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坚韧、不怕牺牲的精神。●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二、高中历史课标(2025 年版)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战略上密切配合,抵抗侵略。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以游击战为主,在极端困难时坚持抗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5年 8 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这是近代以来首次完胜的反侵略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与伟大复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重新确立了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时空定位】【知识提纲】一、正面战场的抗战:大规模会战(一)防备阶段(1937-1941.10)1.淞沪会战(1937.8-1937.11)(1)背景:八一三事变1937.8.13,日军进攻上海,侵略矛头指向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2)战果:毙伤日军 4 万余人。(3)意义: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2.忻口会战(1937.9-1937.11)(1)背景:日军逼近山西太原。(2)战果: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3)意义: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3.徐州会战(1938.1-5)(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从南北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2)战果:李宗仁指挥 60 万大军,在台儿庄围歼日军 1 万余人。(3)意义: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4.武汉会战(1938.6-10)(1)背景: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对国内外影响巨大。总结抗战形势,针对国内的“必亡论”和“速胜论”,论证了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2)战果:毙伤日军近 4 万人。(3)影响:与此同时,广州陷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5.工业内迁与高校西迁(1)背景:中国的经济、军事与技术水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