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知识提纲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 21 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内容提要】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遇惨败,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由此爆发。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中国革命的方向。随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推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的紧要关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时空坐标】【框架线索】【知识提纲】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一)五四运动(1919 年)1.背景:(1)国内背景:① 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国内阶级矛盾加剧。②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进展。③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罢工斗争频繁发生。④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国际环境:日美加紧侵华和俄国十月革命。① 一战期间,日美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②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3)导火索: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 经过时间中心口号主力形式第一阶段5 月 4 日北京“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款”学生游行示威第二阶段6 月 3 日上海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3.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3)爱国性:维护中国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5.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学生和工人是这场运动的主力军,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马克思主义进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