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教育评价的特点提纲: 本文着重探讨素养教育评价的若干特点。 一、素养教育评价功能的导向性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定位在选拔作用上,即如何从受教育者中选择出适宜于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所谓"优秀者"。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和根本意义,既不在于鉴定和选择,也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警戒与鞭策,而在于检查教育目标的达成水平,取得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育教学过程,及时针对缺陷和问题进行补救和矫正。 二、素养教育评价对象的综合性 现代教育评价的范围已扩大到教育的全部领域,依据教育成果及与之相关联的要素作用大小,可区分出如下六个层次的评价内容。 三、素养教育评价主体的广泛性 学校教育评价主体包括了老师、学生、学校领导、教育管理部门、家长和其它与学校教育有关联的社会成员和组织。 四、素养教育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素养教育评价思想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素养教育评价的特点 内容摘要: 由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转轨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素养教育运行机制予以促进和保障。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教育评价活动是现代教育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在素养教育中起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管理和指导学校工作、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的重要工具,也是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自身进行检查、反思、改进教育和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没有评价的教育可能是盲目的教育。素养教育运行机制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可表述为"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广泛的社会参加机制"。评估机制在当前教育管理过程中最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它是个指挥棒,评估的指导思想、具体指标、方式方法及其效用,均牵动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着重从素养教育评价的功能、对象、主体、方法探讨素养教育评价的若干特点。 关键词:素养教育 评价 特点 由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转轨已成为我国宽阔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也已在全国小学和初级中学(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认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则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素养教育运行机制予以促进和保障。 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行为的目的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人对自身行为结果及目的的实现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