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 2 专题《五人墓碑记》词类活用现象学案 苏教版必修 3【学习目标】1、了解“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2、学会判断词语活用类型。【学法指导】先了解“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判断后边的词类活用现象。一、 名词的活用现象 (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名词后面跟宾语(名词或者名词短语),这个名词就变成了动词。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2、名词前面有"乃、将、已、未"等状语,这个名词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3、名词前面有"敢、能、欲(要)"等能愿动词,这个名词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如: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二)名词活用为使动词 例: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中山狼传》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例: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所以大王不如使苏代向东去(回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相信苏代了]例:筑室百堵,西南其户。(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三)名词活用为意动词 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把……当做宾客)《伤仲永》 例: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例: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四)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能做状语的,在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①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②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③ 表示动作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④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1在这儿作状语,“像狗一样”。 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⑤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或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