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2、学生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列方程求解3、学生能熟悉力的正交分解4、学生能归纳出超重和失重现象并能解释生活现象5、学生能归纳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6、对科学家的献身精神有正确的认识,养成科学分析的好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归纳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动力学和运动学结合解决问题三、【教学准备】台秤、阅读材料、绳和木箱四、【教学过程】教师提问:大家通过预习可知,动力学的题型一般有哪两种?无论是哪种题型,关键的物理量是谁必须先求得?学生归纳:有两种:已知力求运动或者已知运动求力。关键是把加速度先求得。教师提问:请判断教科书上的例题分别属于哪种题型?学生回答:(略)请看[例题 1]: 用手提着下挂质量为 2 千克钩码的弹簧秤。(1) 已知手提弹簧秤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求:弹簧秤的读数。(2)已知手提弹簧秤向上以 2 米/秒 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弹簧秤的读数。(3) 已知手提弹簧秤向上以 2 米/秒 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弹簧秤的读数。(4) 已知手提弹簧秤向下以 2 米/秒 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弹簧秤的读数。(5) 已知手提弹簧秤向下以 2 米/秒 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弹簧秤的读数。教师引导提问:l、研究对象是谁?2、物体作什么运动? 3、受到哪些力?1 4、如何求合力? 5、列式求解?学生回答:(边讲边在黑板上图示,5 个)教师提问:弹簧称的读数有何特点?有什么规律?学生回答:(略)归纳小结: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得出当加速度方向向上则物体处于超重,当加速度方向向下则物体处于失重。教师引导得出:当砝码随弹簧称自由下落时,称的读数如何?结论:这种状态称为完全失重。教师提问:生活中有没有体验过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学生举例:(略)学生自学阅读小知识:(略,详见附页)教师讲解:(关于航天飞机发射、返回过程中的超失重的小知识,让学生对宇航员的奉献精神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引中提问:人站在台秤上,下蹲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如何变化?(通 过实验观察并解释)(老师通过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引导)课后思考:(略,详见附页)课后小实验:(略,详见附页)[例 2] 质量为 m 的木箱,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用与水平成 θ 角的力 F 斜向上拉木箱,使木箱沿地面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1)求木箱的加速度。(2)求木箱 t 秒内的位移是多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