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脊椎保健常识

脊椎保健常识_第1页
1/13
脊椎保健常识_第2页
2/13
脊椎保健常识_第3页
3/13
|脊椎保健常识了解你的脊椎 脊柱由 7 块颈椎、12 块胸椎、5 块腰椎共 24 块椎体和 1 块骶骨(由 5 块骶椎骨融合成一块)、l 块尾骨(由 3—4 块尾椎骨融合成一块)组成,通过 23 个富有弹性的椎间盘和很多活动方向不同的小关节,以及长短不等的坚强韧带连结而成的。因其结构的特别性,第 1 颈椎与第 2 颈椎分别称为寰椎和枢椎。寰枢椎之间以及骶尾椎骨之间没有椎间盘结构。脊柱结构上位于躯体的中心,上端承托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构成胸廓,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以下从前面、侧面、后面几个方位来详述。正面 脊椎前面(见图 1)可以见到各部椎体和椎间盘。椎体的宽度和高低不同,自第 2 颈椎向下至第 1 胸椎,椎体逐渐增宽,第 2—4 胸椎稍变窄,从第 5 胸椎至骶岬又逐渐变宽,尤其是第 10胸椎以下,变化更加明显,这样可以适应人体负重功能的需要。由骶岬向下又迅速缩窄,正常人可见轻度侧弯。椎间盘的厚度亦由上而下逐渐增加。在椎体两侧可见到横突向外侧伸出,上部颈椎横突变化不明显,颈下部至胸上部较长,在胸下段横突又逐渐变短,至第 12 胸椎和第 1腰椎处最明显,向下至第 3 腰椎处又变长,向下又变短。侧面 从侧面(见图 2)观察脊椎,可以见到脊椎呈 S 形,有颈、胸、腰、骶 4 个弯曲。颈部凸向前,叫颈曲;胸部凸向后,叫胸曲;腰部凸向前,叫腰曲;骶部凸向后,叫骶曲。这些弯曲的出现,更进一步增强了脊椎的弹性和支持功能,对跑、跳所产生的震荡,起着弹簧样的缓冲作用。胸曲和骶曲在胚胎时就已经出现,出生后保持不变。颈曲出现于胚胎晚期,但不明显,至出生后,由于抬头动作而变显著。颈曲凸向前,其范围自寰椎至第 2 胸椎,其曲度可因职业和生活习惯不同而发生变化。胸椎突向后,自第 2 胸椎至第 12 胸椎,如过度后凸则成驼背。腰曲凸向前方,自第 12 胸椎至骶岬附近,其最凸段在第 3—4 腰椎处,此曲于人体在站立时最为明显。骶曲凸向后,自骶岬至尾骨尖。各段椎体的厚度亦有变化:颈、腰椎体均为前高后低,椎间盘的厚度亦为前厚后薄。在胸部,椎间盘亦为前厚后薄,而椎体为前低后高。这是因为,脊椎各部分的椎骨关节面方向和椎间盘的大小、厚度与该部分运动的方向及范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看到 23 对椎间孔,椎间孔呈卵圆形,颈部较小,腰部较大。各椎骨的横突位置也有所不同:颈椎横突位于关节突前方,椎弓的外侧;胸椎横突位于椎间孔及关节突的后方;腰椎横突位于关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脊椎保健常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