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教育感悟:自我刺激是真刺激(上) 今日跟大家聊一个你们很头痛,我也很头痛的问题:自我刺激 自我刺激的行为是自闭症孩子很常见的问题,自我刺激的目的很简单,其实就是为了满足感官刺激。 自我刺激的行为是需要进行专项的干预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1、 首先就是自我刺激行为会干扰孩子的专注力。 2、 其次自我刺激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等同于一种自然强化,这会使得其他恰当正常的强化物变得不再那么吸引孩子。 3、 最后就是自我刺激的行为看起来异于普通孩子,在目前国内的大环境中极容易遭来非议和卑视。 总结起来就是孩子沉迷于自我刺激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此行为中,导致孩子不能关注外界,学习效率极低,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其次由于自我刺激行为等同于自然强化,导致了自我刺激行为很难被干预和减少。 自我刺激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类:主要是刺激五官和本身。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主要行为有摇摆身体、摆手、旋转等。常见的看守行其实主要是满足身体感官刺激,但是也有视觉的成分比如我们常常能看到的孩子凝望和凝视物体就属于纯视觉的自我刺激,例如有的孩子会透过栅栏条去看东西。 第二类:主要是利用物体刺激感官。比如玩纸和树叶、在手指上绕线、旋转物品、转车轮、捡布絮等等。我们的孩子玩玩具的时候,看似在玩玩具,其实并不然。因为我们的孩子玩耍玩具时并不是根据玩具的本身用途来玩的。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孩子玩汽车是转车轮子,而不是驾驶汽车。也有的孩子喜爱重复使用物品,比如有的孩子会拿个东西反复的敲打,也属于这类的自我刺激。 第三类:主要是一些仪式性和执迷的动作和行为。比如按某种规律排列物品、手一定要拿着某样东西、穿相同的衣服、不能接受某样东西被移动、不断重复说某一话题反复开关门、或者因为某种改变而出现的问题。这类的孩子常常会自己制定规则,比如玩积木要先拿正方形再拿三角形,或者先拿红色再拿蓝色。并且自己会坚持遵循这种规则,不但如此,孩子还要求别人也要遵循他的规则。这些规则和执迷的动作行为一样,都会干扰到日常的生活和活动。此外,跟执迷行为一样,这些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严格和根深蒂固,孩子也更加难以抗拒和改变这些规则。 其实我们普通人也会出现这类的自我刺激行为,但是认真分析我们的自我刺激和自闭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还是有一些不同。 我们在感觉无聊的时候也会做白日梦、抖腿、玩手玩铅笔、鼓捣头发等。不同的是我们...